商業在快速變化的同時,市場需求也在變化,作為服務端的倉儲物流無疑正因此受到嚴峻挑戰:需求增加、要求更高。如何面對來自經濟發展、市場需求、技術和模式創新等方面的新挑戰?如何繼續向數字化、協同化、共享化、智慧化轉型?成為當前倉儲物流企業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倉配一體、倉配裝一體、“互聯網+倉儲”“互聯網+倉配一體”“智能倉儲”等創新模式層出不窮。當前,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的智慧倉儲成為新的發展目標。對此,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智慧倉儲的建設使用不僅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也將成為推動物流發展的新動力,為企業發展降本增效、結構優化升級帶來強勁的動力。
相較于傳統倉儲市場,互聯網倉儲帶來了變革,在效率和成本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而智慧倉儲尤其是云倉,大面積的利用云計算以及現代管理方式,提高了倉內作業效率,實現了精細化管理互聯網+的快速推進,使得物流大數據進入發展快車道。倉儲物流企業紛紛制定云計算發展戰略,物流云成為倉儲業熱詞,為智慧倉儲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將倉儲基礎建設、基礎服務串聯,將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智能管理技術等充分應用其中,使得智慧倉儲擁有存儲、移動、分配、數據優化等復雜功能,使企業在減少倉儲成本的同時,也讓貨物運輸途中的服務變得可期,也是智慧倉儲真正的魅力所在。
盡管我國倉儲業正在逐步實現智慧化,以條形碼、智能標簽為核心的自動化識別技術、可視化跟蹤系統、自動分揀等都已經能夠完成。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智慧倉儲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成本高、自動化技術普及率低等。智慧倉儲在一定意義上只是對存量市場的表象改變,如果究其根源要進一步做到降本增效,還需要更多智能設備及體系化的解決方案,智慧倉儲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新玩法。
也許正因如此,智慧倉儲市場前景令業界滿懷期待,無論是市場潛力還是新的發展。近期,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發布的有關報告提出,隨著我國制造業在互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路徑上的探索,作為供應鏈上重要一環的智慧倉儲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面臨迫切的發展需求,預計到2020年,智慧倉儲市場規模將超過954億元。
聯系人:賀經理
手 機:13424224508
郵 箱:342349263@qq.com
公 司:深圳市華冠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輔城坳社區嘉城路83號宏潤大廈610室